从去年夏季开始,市道里区通江街早市上有两个女人常年收药。记者多次以卖药、买药为由接近她们,发现她们无论西药、中药,内服药、外用药、注射用品等,什么都收。不但收包装完整的,连开了包装用过一半的、过期的、失去说明书的、丢失包装盒的药都收。至于收购价格,没过保存期、包装完好的,按市场价三分之一收;开了包装用过的和过期的,收购价相当低,5角至3元不等。
没过期和包装完好的药可以再推销出去,可过期和变质的药有什么用途呢?记者连续5个早上悄悄跟踪,结果在道外区发现一个专门收售过期药、开包药、劣质药的药品黑市。
在道外区集良街旧物市场一个木板棚遮挡的隐蔽角落,有11个地摊在收购销售药品。每个地摊上各类药品堆积如山,从农村来的药贩们拎着大兜,像挑选土豆、萝卜一样挑选着各类药品。一个药摊上醒目地写着:“这里有过期青霉素,每支2角。”还有一药摊上写着:“有过期注射器,价格面议。”
各药摊的摊主忙得头不抬眼不眨。他们把发霉变硬的大药丸从药盒里抠出来,再找来同类药装进去;把两个已经用了半瓶的药片合并成一瓶,再用不干胶封盖;把不满一盒的针剂补充成一盒……完全不管厂家、生产日期、使用剂量是否相同。记者看到一个药摊短短几分钟,就将每瓶剂量2毫升和每瓶剂量5毫升的“灯盏花注射剂”合并在一个包装盒里;将产地昆明和产地珍宝岛的“血塞通”合并在一起;把西安生产的“丹参注射液”和上海生产的“复方丹参注射液”合并在一起。
药摊上的药品十分古老,有1991年生产的“复方甘草片”,有1992年出厂的“”,有1994年生产的“泻痢停”、1991年出厂的“氟哌酸”……这些药都扒堆卖,2角钱一瓶,2元钱一塑料袋。
记者暗中观察一天,看到有相当一部分药品是从垃圾站捡来的。有个人扛来一麻袋过期的“无量极”口服液,说是从道里区经纬五道街8号居民院垃圾堆里捡来的。还有过期的感冒药、胃药、降压药、头皮针等,都是捡垃圾的和街道清扫员送来的。记者数数,竟有30多个品种。听一个药贩说,他有好货保存在仓库里,记者要看看货,他打开的所谓仓库,原来只是一个煤木板棚,里面有一大堆过期“人参蜂王浆口服液”和一些乱七八糟的杂物堆在一起。
黑市上的药摊交易十分火爆,拥挤得不透缝隙。来此选药的多是农村开私人诊所的,来自呼兰、双城、延寿、肇东和吉林等地。他们忙忙乎乎挑选着,抱着一大抱和销售者一丝不苟地讲价。一个误把记者当同行的呼兰农村诊所的女人说,她一个星期至少来一趟,多选择注射器、治疗心脑血管的注射药和感冒药等。为了生意,这地方对县里同行绝对保密。她说,主要看好这里的药价格便宜,可以多获利。至于过期药,可以在包装和商标上做些“处理”,治不治病不要紧,不出人命就行。
离开药品黑市时,记者悄悄拿出照相机拍照,立即有人上来阻拦,把照相机抢去曝光。原来有专人以蹬三轮车为掩护,监视可疑人。记者立即给道外区旧物市场工商管理所打电话举报,值班人员称:旧物市场全部迁入毛织厂院里统一管理,集良街旧物市场是区里办的,由东原街道办事处管。但记者在该黑市观察的两天中,根本没见有人管理和稽查。记者又打电话给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反映此事,接电话的人对市竟有这样的药品黑市表示惊讶。他说:根据药品管理法规,这样的市场不允许存在。除没收其非法所得外,还要处以25倍以上的罚款。情节严重的要送交公安机关处理。他还解释说:药品监督管理局刚刚组建,还没有开始正式工作,等成立药品稽查大队就好了。